本文为您提供在线康熙字典掊包含的内容,掊字在康熙字典中怎么读,掊字的意思和释义,掊字的五行属性,掊字的笔画笔顺,掊字的说文解字等。掊字其他在线字典查询:掊新华字典,掊康熙字典,掊中华字典,掊國語詞典,掊汉语字典。
【掊】怎么读
汉字 | 掊 | 拼音 | póu、pǒu |
---|---|---|---|
部首 | 扌 | 笔画 | 11 |
五笔 | RUKG | 五行 | 金 |
繁体 | 掊 | 怎么读 | 跟我读 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38A | 字形分析 | 左右结构 |
仓颉编码 | qytr | 郑码编码 | dsj |
四角编码 | 50061 | 笔顺编码 | 12141431251 |
【掊】笔顺笔画
1、掊字的笔顺编码是:12141431251。
2、掊字的部首是扌,掊字的结构为:左右结构,掊字笔划顺序是:横、竖钩、提、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
3、掊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掊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卯集中】【手】掊·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掊】基本解释
1.搜刮;聚敛。
2.挖掘。
1.打击:掊击。
2.同“剖(pōu)”。
【掊】网络解释
掊,两种读音:póu pǒu。例如培(读póu)字在理论上既可以是聚拢泥土,也可以是扒拉泥土,但古人定义为“聚拢泥土”,所以“培”字今字典义是“往植物根部聚土”。但“掊”字特别,既有用为“扒分”的意思,如“掊土得鼎”;也有“聚拢”的意思,如字通“抔”,为“双手聚拢(豆子等物)而捧起”的意思。
【掊】康熙字典
【唐韻】步侯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侯切,音裒。【說文】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史記·封禪書】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後漢·百官志鹽官註】鹽官掊坑而得鹽。
又聚斂也。【詩·大雅】曾是掊克。【揚子·方言】深也。【郭璞註】掊克深能。
又與裒通。減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古易作掊。
又【唐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音浮。亦把也。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引取也。或作捊。
又作抱。
又【唐韻】方苟切【集韻】【韻會】【正韻】彼口切,音?。擊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后切,音剖。義同。【莊子·人閒世】自掊擊於世俗。
又與剖同【莊子·胠篋篇】掊斗折衡。
又【集韻】【韻會】芳遇切,音赴。與踣仆同。頓也。【史記·呂后紀】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
又【集韻】鼻墨切,音匐。義同。
又蒲枚切,音裴。克也。
又姓。【史記·袁盎傳】乃之掊生所問占。【註】秦時賢士。善術者。【漢書】作棓。 【說文】父溝切。本作?。隸省作掊。
【掊】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从手咅聲。父溝切
『說文解字注』
(掊)杷也。杷各本作把。今正。木部曰。杷者、收麥器也。引申爲凡用手之偁。掊者、五指杷之。如杷之杷物也。史、漢皆言掊視得鼎。師古曰。掊、手杷土也。杷音蒲巴反。其字从木。按今俗用之刨字也。大雅曰。曾是掊克。傳曰。掊克、自伐而好勝人也。以自伐釋掊、以好勝人釋克。未得其解。定本掊作倍。正義謂己兼倍於人而自矜伐。似定本爲是矣。然孟子書亦作掊克。趙注但云不良也。知詩本不作掊。毛意謂掊爲倍之叚借字。掊有聚意。與捊音義近。有深取意。則不同捊也。毛詩釋文云。掊克、聚斂也。此謂同捊也。方言曰。掊、深也。郭注云。掊尅、深能。以深釋掊、以能釋尅。此亦必古說。但皆非毛義。方言掊訓深、與許說合。○六書故引唐本作捊也。不若顔氏本作杷。从手。咅聲。父溝切。廣韵薄矦切。古音在一部。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百官志注引胡廣曰。鹽官掊坑而得鹽。
【掊】文言文
①<动>用手扒土。《史记?封禅书》:“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
②<量>一捧。《论衡?譋时》:“河决千里,塞以一掊之土,能胜之乎。”
③<动>积聚。《新唐书?封伦传》:“(杨)素殚百姓力,为吾掊怨天下。”
pǒu
<动>击;击破。《庄子?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掊克】搜刮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