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您提供在线康熙字典节包含的内容,节字在康熙字典中怎么读,节字的意思和释义,节字的五行属性,节字的笔画笔顺,节字的说文解字等。节字其他在线字典查询:节新华字典,节康熙字典,节中华字典,节國語詞典,节汉语字典。
【节】怎么读
汉字 | 节 | 拼音 | jié、jiē |
---|---|---|---|
部首 | 艹 | 笔画 | 5 |
五笔 | ABJ | 五行 | 金 |
繁体 | 节 | 怎么读 | 跟我读 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282 | 字形分析 | 上下结构 |
仓颉编码 | tsl | 郑码编码 | eyvv |
四角编码 | 44227 | 笔顺编码 | 12252 |
【节】笔顺笔画
1、节字的笔顺编码是:12252。
2、节字的部首是艹,节字的结构为:上下结构,节字笔划顺序是:横、竖、竖、横折钩、竖。
3、节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节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未集上】【竹】節·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节】基本解释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
2.段落:章节。
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
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
5.事项:礼节。细节。
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
7.删略:节本。节录。
8.操守:节操。晚节。
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
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
〔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节】网络解释
节,属于常用字。“节”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有两个读音。本意是竹节,引申指木节,又引申指事物的分节、分段。引申指节日。因竹节的分段有一定的规律,又引申指法度、节操之意。“节”又引申作动词表示节制,特指节省用度。由此引申为摘取的一部分。在古代还指符节,是朝中大臣的一种凭证,又特指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使节。以上都读作jié。有另一音“jiē”,仅用于“节骨眼”、“节子”。
【节】康熙字典
〔古文〕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結切,音接。【說文】竹節也。
又操也。【左傳·成十五年】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爲君非吾節也。
又止也,檢也,制也。【易·頤象】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疏】節,裁節。
又【節卦】節亨。苦節不可貞。【疏】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
又【說卦傳】節,止也。【書·康誥】節性惟日其邁。【禮·檀弓】品節斯。【註】制斷也。【爾雅·釋樂】和樂謂之節。【疏】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謂之和樂,樂和則應節。【左傳·莊二十三年】公如齊觀社,曹劌諫曰: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史記·樂書】大禮與天地同節。【正義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如形,生用各別。大禮辯尊貴賤等差異別,是大禮與天地同節。
又符節,所以示信。【書·康誥】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註】諸有符節之臣,若爲官行文書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周禮·地官】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凡通達于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無節者,有幾則不達。【註】以王命往來,必有節以爲信。
又【秋官】小行人掌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爲之。【禮·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註】隨事緩急,急則二節,故走。緩則一節,故趨也。【左傳·文十二年】秦西乞術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諸執事,以爲瑞節。【註】節,信也。【史記·秦始皇紀】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正義曰】旄節者,編旄爲之,以象竹節。
又時節。【左傳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爲啟。立秋、立冬爲閉。用此八節之日登觀臺,書其所見雲物氣色。
又人君壽日皆名節,有萬壽節、天中節等名。
又地名。【左思·魏都賦】掘鯉之淀,蓋節之淵。【註】蓋節淵在平原鬲縣北。
又貫節,藥草名。
又樂器,卽拊也,所以節樂。
又諡法,好廉自克曰節。
又漢宣帝改元地節。【應劭曰】欲令地得其節。
又姓。明正德中,守禦指揮僉事節鐸。
又官名。【眞風土記】村中人家稍密,有鎭守之官,名曰買節。
又【集韻】昨結切,音截。【詩·小雅】節彼南山。
又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又叶子計切。【曹植·王霸贊】壯氣凌雲,挺身奮節。所征必拔,謀顯垂惠。
【节】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五】【竹】。
『說文解字』
竹約也。从竹即聲。子結切
『說文解字注』
竹約也。約、纏束也。竹節如纏束之狀。吳都賦曰。苞筍抽節。引伸爲節省、節制、節義字。又假借爲符卪字。从竹。卽聲。子結切。十二部。【节】文言文
①<名>竹节。《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②<名>泛指植物的茎节;植物枝干交接之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③<名>人及动物的骨节、关节。《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④<名>时节;季节。《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⑤<名>节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
⑥<名>符节;旌节。缀有旄牛尾的竹竿,为古代使者出使的信物。《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⑦<名>礼节;礼仪。《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⑧<名>常规惯例。《狱中杂记》:“寝食违节。”
⑨<名>气节;节操。《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⑩<名>贞节;贞操。《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⑾<名>关键;要害。《察传》:“夫乐,天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⑿<名>章节;段落。李商隐《杂纂》:“文无句读,书少章节。”
⒀<名>节度;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节。”
⒁<名>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可拍击成声的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⒂<名>节拍;节奏。《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⒃<动>节制;节约。《长亭送别》:“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