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jinbo.com 小编在本篇句子内容中要分享的是有关赞美蓍草的句子有哪些和蓍草的意思的语句,详细句子迷们可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句子目录预览:
- 1、关于端午插艾草的诗句
- 2、赞美小草的句子有哪些?
- 3、诗经中关于植物的诗句
- 4、端午节挂艾草的诗句
- 5、赞美草的句子有哪些
关于端午插艾草的诗句
1. 端午关于艾草的诗句
端午关于艾草的诗句 1. 关于端午插艾草习俗的诗句有吗
习俗来源: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至唐黄巾起义时,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陆河人为客家人,多为中原迁移到陆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黄巢”“插艾草”的习俗。
注:黄巢(?~884)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关于艾草的诗: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还有些散碎的句子和对联:
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
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
松大夫招来百福,竹君子扫去千灾。
思无邪正心诚意,虑有德履泰临丰。
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
盛世本无邪,寰宇长昭天子镜;德门原有庆,端阳亦镇赤灵符。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2. 关于端午插艾草习俗的诗句有吗
习俗来源: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至唐黄巾起义时,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陆河人为客家人,多为中原迁移到陆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黄巢”“插艾草”的习俗。
注:黄巢(?~884)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关于艾草的诗: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还有些散碎的句子和对联:
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
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
松大夫招来百福,竹君子扫去千灾。
思无邪正心诚意,虑有德履泰临丰。
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
盛世本无邪,寰宇长昭天子镜;德门原有庆,端阳亦镇赤灵符。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3. 端午节采艾蒿打油诗
端午节的习俗最初是为了用艾蒿祛恶辟邪。
端午节,原为初民的巫节。农历五月五,在远古民俗中是个恶日。《风俗通》云:“俗说五月五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日盖屋,令人头秃。”为了禳解,去邪避灾,民间早就流行了很多禳解之法。其中艾蒿就是重要的禳解之物。
蒿,草之高者。大凡老草较高者,都可以叫蒿。在蒿字前缀某字就叫某蒿。如,艾蒿,青蒿等。现代字典中指某些开小花,有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叫蒿。
在诗经中,见到的蒿类植物不少,名目繁多。如,蘩,蒌,莪,艾,蔚,苹。
蒿类植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些特殊的含义。如,蓍草。在我国被叫作神草,用来求神算命。传说,天下和平,王道兴而蓍草长丈,其丛生满百茎。就是说,如果蓍草今年长的旺盛,此为天下太平之兆
4. 赞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
1﹑《又寄徐径畈吏部》年代: 宋 作者: 刘黻元阳诏墨动天霞,喜到东都处士家。
世路几年滋艾草,道山今日聚梅花。作舟济国看商傅,链石补天过女娲。
珍重诸贤扶大道,声名毋使后人嗟。2﹑《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年代: 宋 作者: 卫宗武忆昔入此山,首夏接春季。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薙。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3﹑《端午家集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曾丰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
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民谚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因此每至端午之际,老百姓常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节日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叶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以防蚊虫,辟邪祛病。
还会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叶在食用和药用上的好处多的说不完。参考资料诗词名句网:/chaxun/shiju/%E8%89%BE%E8%8D%89。
5. 蒲草艾叶粽香,写端午诗句
赞美小草的句子有哪些?
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
小草在大地寻找群聚,树木向天空寻找孤寂。
昙花再美不过惊艳一瞬, 小草虽微却是四处荣生。
写一句珍惜小草的语言: 你现在踩在我身上, 明天我长在你坟上。
我眼泪流了下来,灌溉下面柔软的小草,不知来年,会不会开一地的记忆和忧愁。
因为拔掉草才好看的花,小草自己却看不见,做这么狠心事的人,又怎么有资格欣赏好看的花呐?
我的眼泪留了下来,灌溉了下面柔软的小草,不知道来年,会不会开出一地的记忆和忧愁。
如果仔细倾听被遗忘的角落,会听到,每一株小草都有微小而洪亮的声音;如果向着尘埃俯下身去,会看到,每一只蚂蚁都有着卑微而坚强的微笑。
追寻快乐的人们,若能稍稍停下短短的一分钟,并想一想,便会察觉,他们所真正体验到的快乐,像自己脚边的小草,或是早晨花朵上的露珠,数也数不清。
你就像一颗小草,慢慢地长在我心里,虽然不起眼,但不容忽视。
既然躲不掉这个担在身上的角色,那么只有微笑着大步走出去,不能再在这一刻还有挣扎。走出去,给自己看,给别人看;站在聚光灯下的一枝小草,也有它的一滴露水。告诉曾经痛哭长夜的自己:站出来的,不是一个被忧伤压倒的灵魂。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足下的土地。
每一株小草,如同每一颗不快乐的心。每一个微尘都开一朵秘密的花。
大地用小草来遮蔽丑陋的面容,小草却自以为豪。
草原每株小草,舒展四肢 ,赤脚站在天空下,小草拥有了它们想要的全部。
诗经中关于植物的诗句
1. 诗经里关于植物的诗句
诗经里关于植物的诗句 1.诗经中关于花的诗有哪些
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00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005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经·召南·草虫》 00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邶风·柏舟》 007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00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009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0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诗经·邶风·凯风》 011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0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01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0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0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01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019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
卫风。氓》 0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卫风·木瓜 02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02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诗经·郑风·将仲子》 024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026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02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02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02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诗经·陈风·月出》 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032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0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诗经·小雅·天保》 0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036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037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 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040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04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04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2.诗经关于“植物”有趣、简短的诗~ 找3篇(不求多 但求好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蒹 葭(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氵+矣)(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氵+止)(zhi)。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有蕡(艹+贲)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诗经中的植物有哪些
1.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
2.莼菜之手
3.飞蓬的性情
4.粗粝与温柔——萎蒿
5.U盘一样的水芙蓉
6.风羽之物——白茅
7.悲感的熔池——黍
8.有女同车——木槿
9.爱的使者——萱草
10.艾蒿
11.色彩的精灵——蓝
12.野马葛藤
13.勾连之物——卷耳
14.泯嘴一笑——桃
15.以乐心,度俗世——车前子
16.包裹伤痛、苦难的铁沙——荆棘
17.入口嚼碎明琉璃——蕨菜
18.梨的琐忆
19.梅之女
20.树好大,风有时,人无涯——柏树
21.写给母亲——酸枣树
22.被戏说的——匏瓜
23.悲喜合鸣的自然暗哑——苦菜和荠菜
24.挂怀一个平淡如水的朋友——茯苓
25.暗夜一激灵——蒺藜
26.解读一点吸附和寄生的艺术——菟丝子
27.麦性
28.竹林
29.桐音
30.家园里的桑
31.芄兰
32.木瓜
33.千年韧如丝的——蒲草
34.救治妇仁——益母草
35.遍布山野的野葡萄——葛藟
36.不言之果——李子
37.浸入神秘色泽里的——檀木
38.莲子心,芙蓉色,水芸香里的——荷花
39.千古黄叶
40.情爱的果子,美味的果子——栗子
41.远古红色的母亲——茜草
42.风吹佩兰——兰草
43.美的芍药
4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45.被戏弄的荒凉——狗尾草
46.酸滑的野菠菜——酸模
47.故乡的托词——榆树
48.多子多福——花椒
49.稻梁谋
50.至情的背景——乌蔹莓
51.芦苇之伤
52.可以卑微,可以宏阔——栎树
53.在北风中摇曳的杨树
54.犹如紫云英般的爱恋
55.摇荡在风中的猕猴桃
56.落鸟承林——榛树
57.降神术士的道具——蓍草
58.血色红滴滴——枸杞子
59.淬火的菩提
60.椿秀才和香椿拌豆腐
61.像紫蝶一样纷飞的野豌豆
4.诗经中借植物表达相思之情的句子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诗经·国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5.诗经中有哪些描写人物/植物
一、草本植物(一)粮食作物【麦】《鄘风•桑中》、《鄘风•载驰》、《王风•丘中有麻》、《魏风•硕鼠》、《豳风•七月》、《大雅•棫朴》、《鲁颂•閟宫》.【稻】《唐风•鸨羽》、《豳风•七月》、《小雅•白华》、《鲁颂•閟宫》.【稌(稻谷)】《周颂•丰年》.【重穋(亦作“种稑”两种谷物)】《豳风•七月》.【梁(高梁)】《唐风•鸨羽》、《小雅•黄鸟》.【黍】《王风•黍离》、《魏风••••••硕鼠》、《唐风•鸨羽》、《豳风•七月》、《小雅•黄鸟》、《小雅•信南山》、《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小雅•黍苗》、《周颂•丰年》、《周颂•良耜》、《鲁颂•閟宫》.【稷(通称为谷或为粟)】《王风•黍离》、《唐风•鸨羽》、《豳风•七月》、《小雅•楚茨》、《小雅•信南山》、《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周颂•良耜》、《鲁颂•閟宫》.【粟(小米)】《小雅•黄鸟》、《小雅•小宛》.【秬(黑黍)】《大雅•生民》、《鲁颂•閟宫》.【秠(黍的一种)】《大雅•生民》.【穈(赤梁粟)】《大雅•生民》.【芑(白梁粟)】《大雅•生民》.【菽(大豆)】《豳风•七月》、《小雅•小宛》、《小雅•小明》、《小雅•采菽》、《大雅•生民》、《鲁颂•閟宫》.【苴(麻子)】《豳风•七月》.(二)挺水植物【荇菜(莕菜)】《周南•关雎》.【藻(杉叶藻)】《召南•采苹》、《鲁颂•泮水》.【苹(浮萍)《召南•采苹》【蒲(香蒲)】《陈风••••••泽陂》、《小雅•鱼藻》、《大雅•韩奕》.【蕑(泽兰)】《郑风•溱洧》、《陈风•泽陂》.【荷华(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陈风•泽陂》.【菡萏(荷花)】《陈风•泽陂》.【藚(泽泻)】《魏风•汾沮如》.【蓼(水草)】《周颂•小毖》、《周颂•良耜》.【葭(芦苇)】《卫风••••••硕人》.【苇】《卫风••••••河广》、《小雅•小弁》、《大雅•行苇》.【菼(荻)】《卫风••••••硕人》、《王风••••••大车》.(三)纺织纤维植物【麻】《王风•丘中有麻》、《齐风•南山》、《陈风•东门之枌》、《陈风•东门之池》;【葛】《周南•葛覃》、《邶风•旄丘》、《王风•采葛》、《魏风•葛屦》、《唐风•葛生》;【纻(纻麻)】《陈风•东门之枌》;(四) 瓜菜植物【瓜】《豳风•七月》、《小雅•信南山》、《大雅•绵》、《大雅•生民》.【芹】《鲁颂•泮水》.【卷耳(苍耳)】《周南•卷耳》.【蕨(蕨菜)】《召南•草虫》、《小雅•四月》.【葑(蔓菁)】《邶风••••••谷风》、《鄘风•桑中》、《唐风•采苓》.【菲(萝卜)】《邶风••••••谷风》.【荠(荠菜)】《邶风••••••谷风》.【葵(葵菜)】《豳风•七月》.【茆(莼菜)】《鲁颂•泮水》.【荼(苦菜)】《邶风••••••谷风》、《豳风•七月》、《豳风•鸱鸮》、《大雅•绵》、《周颂•良耜》.【苦(苦菜)】《唐风•采苓》.【瓜苦(苦瓜)】《豳风•东山》.【匏(葫芦)】《邶风••••••匏有苦叶》、《大雅•公刘》.【壶(葫芦)】《豳风•七月》.【瓠(葫芦)】《小雅•瓠叶》.(五)其它草本植物【竹】《卫风•淇奥》、《卫风•竹竿》、《小雅•斯干》;【芣苢(车前草)】《周南•芣苢》.【蓫(羊蹄菜)】《小雅•我行其野》.【蒌(蒌蒿)】《周南•汉广》.【葍(小旋花)】《小雅•我行其野》.【莪蒿(抱娘蒿)】《小雅•谷风》.【莪(萝蒿)】《小雅•菁菁者莪》.【蔚(牡蒿)】《小雅•蓼莪》.【茑(常绿寄生灌木名)】《小雅•頍弁》.【女萝(松萝)】《小雅•頍弁》.【蘩(白蒿)】《召南•采蘩》、《豳风•七月》、《小雅•出车》.【薇(野碗豆)】《召南•草虫》、《小雅•四月》、《小雅•采薇》.【白茅】《召南••••••野有死麇》、《小雅•白华》.【荑(白茅)】《邶风••••••静女》、《卫风••••••硕人》.【苓(甘草)】《邶风••••••简兮》、《唐风•采苓》.【唐(菟丝子)】《鄘风•桑中》.【蝱(贝母)】《鄘风•载驰》.【芄兰(夏藦)】《卫风••••••芄兰》.【谖草(黄花草或忘忧草)】《卫风••••••伯兮》.【蓷(益母草)】《王风••••••中谷有蓷》.【萧(艾蒿)】《王风••••••采葛》、《曹风••••••下泉》、《小雅•蓼萧》、《小雅•小明》、《大雅•生民》.【艾】《王风••••••采葛》.【游龙(荭草)】《郑风•山有扶苏》.【蔓草】《郑风•野有蔓草》.【茨(蒺藜)】《鄘风•墙有茨》、《小雅•楚茨》.【蓬(蓬草)】《卫风••••••伯兮》.【莫(酸迷)】《魏风•汾沮如》.【蔹(五爪龙)】《唐风•葛生》.【荍(锦葵)】《陈风•东门之扮》.【菅(菅草)】《陈风•东门之扮》、《小雅•白华》.【苕(鼠尾)】《陈风•防有鹊巢》.【稂】《曹风•下泉》.【莠(狗尾草)】《齐风•甫田》、《小雅•大田》.【蓍(蓍草)】《曹风•下泉》.【萑苇(芦荻)】《豳风•七月》.【葽(远志)】《豳风•七月》.【茅(茅草)】《豳风•七月》.【果臝(瓜蒌)】《豳风。
6.关于植物生长的诗句【生物作业】
诗经里就生长着很多的植物,《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中写道: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你可听得到,那个遥远的上巳节,在兰草的叶子和它的花瓣之间传出来的声音.“节日真热闹啊,陪我一起去玩玩吧!” “我刚刚去过了,很累,不想去了.” “求求你了,再陪我去一趟,好不好,那里真是太好玩了!”那兰草,那芍药,使得那样的爱情增添了些许绚丽的色彩,还有芬芳的味道.《诗经·国风·郑风》中有一首《苤莒》:采采苤莒,薄言采之.采采苤莒,薄言有之.采采苤莒,薄言掇之.采采苤莒,薄言捋之. 采采苤莒,薄言袺之.采采苤莒,薄言襭之.“苤莒”,植物名,即车前子,那个风和日丽的初夏,一群女子在采车前子,一颗一颗拾起来,一把把捋下来,手提衣襟包起来,掖起衣襟兜回来,好不快活!还喜欢《诗经·小雅》中的一首《采绿》,名字就很诗意.“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这里的“绿”怕就是野菜之类的植物吧.她的思、她的忧、她的盼、她的爱,就浸泡在这采绿的劳作里,就融化在这“终朝”的时间里,她的手在采摘,心事却已飘远.小小的植物,经历着风霜雨露,也承载着人们赋予它的种种情愫.。
端午节挂艾草的诗句
1. 关于端午挂艾草的诗句
关于端午挂艾草的诗句 1. 关于端午插艾草习俗的诗句有吗
习俗来源: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至唐黄巾起义时,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陆河人为客家人,多为中原迁移到陆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黄巢”“插艾草”的习俗。
注:黄巢(?~884)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关于艾草的诗: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还有些散碎的句子和对联:
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
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
松大夫招来百福,竹君子扫去千灾。
思无邪正心诚意,虑有德履泰临丰。
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
盛世本无邪,寰宇长昭天子镜;德门原有庆,端阳亦镇赤灵符。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2. 端午节有关挂艾草的谚语
悬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3. 端午节挂艾草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 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日鸡未鸣 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 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 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颠狂,榴花悬门 避黄巢, 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著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著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唯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4. 端午节挂艾草的含义
有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5. 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
端午节到了,奶奶的门前挂了一串艾叶,浓郁的艾香弥漫开来,
房前屋后都可以闻到香味。关于端午挂艾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据说,唐朝末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有一个叫黄巢的农民,他想推翻朝廷。一次,他准备去攻城。前一天他去查看地形,突然看见熙熙攘攘的逃难的人群中有一位妇女格外引人注目,她怀里抱着五六岁的孩子,手上牵着个两、三岁左右的小男孩。
黄巢过去问道:“为什么你要把大的抱在怀里,小的却牵着呢?”妇女说:“因为大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小的是我的孩子,大孩子更重要,如果小的能和我们一起逃亡,就好了。如果不能,就只能听天由命了。”黄巢说:“你在家门口挂上艾叶,保你们一家老小平安无事。”
回去以后,好心的妇女让全城人民都知道了这件事。第二天,黄
巢就来攻城。他看见每家每户都挂上了艾叶,结果他信守诺言,决定放弃攻城。这样,全城的老百姓便安然无恙。
其实,艾叶的用处可多了,它可以驱蚊避邪,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呢!
6. 端午节挂艾草的历史
艾为古今灸治的主要材料,因为艾具有其它温热灸所不能代替的效能,并适用人体各区穴位的各种灸法,所以《内经》把艾作为灸法的代名词。
艾草的认识 艾,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艾蓬、香艾。艾是古代人取火的重要材料之一,又因远古时代的医家用艾来灸百病,所以也把艾称作为灸草。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成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这是古代诗人对艾草的真情描写。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在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风兮。”从这部公元前的著名诗集中载有“艾”的情况看,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是很高的了,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了。
这种应用当然是以医学用途为主的,这一点可从与《离骚》同时期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一书的记载中得到证实。《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此外,《春秋外传》有“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孔璠之《爱赋》有“奇艾急病,糜身挺烟”等记载。
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而常用的治病药物。艾在民俗应用上十分的普及,自古以来有着“清明插枊,端午挂艾”的习俗,端午节到来,老百姓在自家的门窗上挂上艾叶,用来“避邪”、“袪毒气”。
在一些经史书籍身上还记载着在端午节时“悬艾人、藏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的记载。*艾草的应用 艾在中国的民俗史上的运用很广泛,但是它有真正作用确是在医药的运用价值上。
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写过两本《蕲艾传》和《人参传》,李言闻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此书可能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艾叶的专著,这在中国几千年的草药史上,为一味地道药材而著书的只有“ 艾”,并把艾的价值和人参的价值相媲美。
在众多的草药中,艾的自身功效极为特殊,它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经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安康”这充分肯定了艾的功效,它被古人称之为百草之王。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大部分地区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由此可见,民间对艾叶治病作用的肯定。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叶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它疾病。
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造愈。
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少腹坠痛或崩漏带下等经寒症及妇女产后虚寒性腹痛等用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这些用艾方法在全国很多地方民间都习惯采用。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由生长,以湖北蕲州产的艾为最佳,叶厚绒多,疗效亦佳,故以蕲州艾为著名。艾在春季抽茎生长,茎高60-120厘米,叶形为羽状深裂,叶片尖端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表面灰绿色,有白色毛绒,质柔软,折断为白色,秋季在茎梢上开淡褐色的花,有圆筒状的花冠,其中排列着小头状花序。
艾叶有芳香性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枝割下,晒干或阴干后,置于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反复捣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及杂质,留下的柔软纯艾纤维,即成柔软如棉的艾绒,其色淡灰黄,干燥易燃这为佳。
《本草纲目》中说:“拣去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箩去渣滓,去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躁,则灸火得力。”
艾绒质量的好坏,对施灸的效果也有影响,艾绒质量好,无杂质,而干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疗效好,反之则差。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燥,易使病人感觉灼痛,难以忍受,且因杂质较多,燃烧时常有爆裂的流弊。
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说明古人对艾的选择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三年之艾就是陈艾,陈艾的优点是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灰不易脱落;而新艾则没有这些优点,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等等。故临床上应该用陈艾而不用新艾。
在《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7.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放风筝、拴五zhidao色丝线、挂艾草、采茶等。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所以挂艾草是为了祈求平安、驱邪招福,同时又能驱赶蚊虫。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诗句: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回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午日处州禁竞渡 》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日赐衣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答
8. 端午节采艾蒿打油诗
端午节的习俗最初是为了用艾蒿祛恶辟邪。
端午节,原为初民的巫节。农历五月五,在远古民俗中是个恶日。《风俗通》云:“俗说五月五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日盖屋,令人头秃。”为了禳解,去邪避灾,民间早就流行了很多禳解之法。其中艾蒿就是重要的禳解之物。
蒿,草之高者。大凡老草较高者,都可以叫蒿。在蒿字前缀某字就叫某蒿。如,艾蒿,青蒿等。现代字典中指某些开小花,有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叫蒿。
在诗经中,见到的蒿类植物不少,名目繁多。如,蘩,蒌,莪,艾,蔚,苹。
蒿类植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些特殊的含义。如,蓍草。在我国被叫作神草,用来求神算命。传说,天下和平,王道兴而蓍草长丈,其丛生满百茎。就是说,如果蓍草今年长的旺盛,此为天下太平之兆
赞美草的句子有哪些
1、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佩服,任凭狂风暴雨,小草从不弯腰,有道是“疾风知劲草”。就像俾斯麦说过“如果人生的旅途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2、小草顽强的撑起,重新修复受伤的身体,在雨露和被鲜花遮住阳光后所散射的余光下继续生长。鲜花摇摆身姿发出了对它的嘲笑和鄙视,说它的样子简单丑陋且不及自己拥有的芳香。大树也数落它,说它低贱且没有自己高大和魁梧。小草无语,只是在现实充满冷嘲风雨的环境里,用一颗坚韧而又柔弱的身躯默默地顶忍着。
3、小草顽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它没有鲜花的美丽,也没有树木的高大与挺拔,但它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甘愿用身体来装扮世界,小草比牡丹更高贵,比出于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高尚。
通过上述对赞美蓍草的句子有哪些和蓍草的意思的语句分享,相信句子迷的您一定有感悟,如果未能给您带来思考,可在评论区留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