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经典句子的内容要给朋友们分享中国帮助非洲的句子有哪些,以及中国帮助的非洲国家有哪些对应的句子,希望对句子迷的您有所帮助。
句子目录预览:
- 1、一面五星红旗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都是写中国人帮助外国人的事
- 2、几句话说清中非友谊
- 3、求关于中国与非洲的友谊,关于中国在非洲文化传播的谚语、俗语、名言、成语、短句!
- 4、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有哪些?
- 5、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有哪些
- 6、如何看待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问题
一面五星红旗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都是写中国人帮助外国人的事
《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通讯。在汶川遭遇8.0级大地震之后学习这篇课文,无疑使孩子们更具真实感、更能深刻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工作的辛苦和伟大。学习文章时首先创设情趣,接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为什么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他们棒在哪里?”学生们抓住这个问题边读边划句子边思考,很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让学生汇报交流让学生自读语句,从语句中体会通讯这种文体的语言特点。这节课就会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课文学习的最后,还引导学生阅读了《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感悟了白求恩大夫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达到了情感教育的升华。
反思二:
教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再一次让我体会到在教学生的时候,也是给了我们一种方式去学习。在不断地资料搜索中,对这支队伍,我感动了。
教学这一组课文,让孩子们体会关于世界的人民之间,虽然有着地理的界限,但是,人们的友好的心灵是想通的。上这组课文的第一课《太阳是大家的》的时候,结合着现实,利比亚的战争,生灵涂炭,这词是孩子们送出来的,是啊,现代的社会不太平,期待着孩子们都能活在没有硝烟的蓝天下,孩子们对和平的期待,能够从他们的眼神中出来。后来,在那一课的反思中,我说是不是过了点,现在再思考,对生命的重视,对和平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略显得重要。于是,在上第28课时,我庆幸对孩子们的铺垫。由日本的海啸引出思考,在72小时的最佳救援时期,我们的国家派出了这只队伍。今年是他们成立的第十年,这个十非同寻常。放手让孩子们去寻找他们棒的地方,细细品读他们的行为,生命与生命之间,哪怕一点点的生命气息存在,都不能放弃,这就是坚持,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所以,一次次的引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时,孩子们可以从心底里感受对他们的敬佩。当一张张幻灯片出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中国这支救援队的评价的时候,孩子们的微笑绽放,此时,他们的心里自豪的是:他们是中国人,我也是!最后的时候,我出示了新华社的报道,是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十年活动列表,全世界,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生命的战士!
对这支队伍,从不认识,到现在的略微熟悉,在经历备课上课后,我也想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反思三:
这是一篇由通讯报道改编的人文情愫较浓的略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5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5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援的事。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自主读书活动中,通过捕捉信息的方式来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体会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博大。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并用精炼的语言在边上写出自己的感受。如果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问题也请做上作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这是对“圈点批划”精读法的直白的演绎,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之中,自然读得有声有色。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对非洲人民的友谊和帮助,感受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博大与精深也就有了水到渠成般的顺畅。
此时恰逢中国的四川大地震过去仅几天,我要求学生就这方面自己关注的新闻和信息进行交流。大家神情凝重,北川中学,地震造成大楼倒塌,上千师生被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消防官兵的营救行动,温总理神情的话语:“哪怕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大家体会到了地震的悲惨与痛心,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的温暖。此时,我请大家注意来到中国参加营救行动的国际救援队有哪些,同学们纷纷谈到了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各个国家,这也是国际理解和友好的具体体现啊!
有学生说:“我觉得中国真不幸,二月份雪灾,三月份火车失事,五月份四川地震,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心意,为国家分忧。”有学生说:“患难见真情,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互帮互助,重建家园。”是的,课堂走向课外,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团结互助,让温暖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心间。
几句话说清中非友谊
虽然中非两大洲的人民们,自古在血缘上并不是血浓于水的体现。但是,从新中国建国初期开始致力积极投身于与非洲广大人民逐渐建交.并且保持正常维护长期的友谊。中国以大国姿态来帮助三世界国家发展,向世人真正展现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互助发展的强大魅力体现。总之,中非友谊,与时俱进,情深似海,久久流传。请采纳,谢谢。
求关于中国与非洲的友谊,关于中国在非洲文化传播的谚语、俗语、名言、成语、短句!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荷 麦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D.M.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 果
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拉法特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巴尔扎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滕王阁序
友谊是没有翅膀的爱情——泰戈尔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
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 D.M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纪伯伦
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有哪些?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二、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在中非合作论坛带动下,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的投资也日渐活跃,一批非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发展壮大。 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起到了明显带动效应。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很多非洲国家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重视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援助、工程承包、投资合作、扩大融资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兴建住宅、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通讯、电力、给排水、医院等基础设施,对非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国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保质完成项目建设。
五、帮助提升民生水准:完善公共设施、解决粮食问题、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外债负担等,是关系到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民生问题。中国十分关注非洲的民生发展,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公共福利设施,提高农业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并积极开展对非减债、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
六、拓宽中非合作领域:近年来,中非合作领域日益拓展,金融、旅游、航空、环境保护等逐渐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中非还在多边框架中就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相互支持、加强合作。
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一系列经贸举措,惠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使非洲有关国家和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后,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务实高效的精神,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加强论坛框架内的经贸合作,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深入发展。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
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自身国情和受援国发展需要。20世纪60年代中国提出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从一开始就是中国对外援助遵循的基本方针,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仍然是中国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这决定了中国的对外援助属于南南合作范畴,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帮助。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1.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实践证明,一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国在提供对外援助时,尽力为受援国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帮助受援国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打好发展基础,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道路。
2.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信各国能够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绝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
3.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中国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注意实际效果,照顾对方利益,通过开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着力促进双边友好关系和互利共赢。
4.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援助规模和方式上,中国从自身国情出发,依据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结合受援国的实际需要。
5.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中国对外援助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注重总结经验,创新对外援助方式,及时调整改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对外援助工作水平。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有哪些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195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60年达到1亿美元,1980年超过10亿美元。2000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亿美元。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2010年1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2000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10年7月,受惠商品已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的商品。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从2005年至2010年6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制品等。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对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极作用。就非洲而言,中国的产品和技术适合非洲发展的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非洲资源产品提供了稳定的出口市场。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二、拓展相互投资领域
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始阶段规模普遍较小。进入90年代后,中国对非投资规模逐步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方式日趋多样。2000年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带动下,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的投资也日渐活跃,一批非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发展壮大。
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增长迅速。200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为4.9亿美元,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大幅增长到93.3亿美元。二是分布广泛。中国对非投资分布在49个非洲国家,主要流向南非、尼日利亚、赞比亚、苏丹、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家。三是领域丰富。主要涉及采矿、金融、制造、建筑、旅游、农林牧渔业等。四是方式多样。除独资、合资外,参股、并购以及与第三国企业合资开发资源等方式也逐渐增多。五是主体多元。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从业者等,均在非洲投资兴业,各有所长,相互补益。
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起到了明显带动效应。一是通过签订协定等方式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3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11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中非企业合作创造条件。二是设立中非发展基金。该基金是由中国金融机构设立的专门用于支持国内企业对非投资的股权基金,成立3年来已决策投资30多个项目,涉及农业开发、机械制造、电力、建材、工业园区、矿业、港口物流等领域。目前基金一期10亿美元额度已安排完毕,将逐步扩大到50亿美元。三是推动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由中国企业在双方政府支持下进行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并负责招商,吸引中外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目前,中国正在赞比亚、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建设6个经贸合作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2.5亿美元。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已引进13家企业,涉及采矿、勘探、有色金属加工、化工、建筑等领域,完成实际投资6亿美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
非洲国家资源丰富,在资源领域的开发合作是中非投资合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非洲资源开发,帮助非洲国家发展资源加工业,提高资源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合作中,中国企业严格遵循国际规则,采取公开透明、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不垄断、不排他,与非洲国家和国际企业共同开发、利用资源。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拓宽了非洲发展的资金来源,提升了资源价值,也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欢迎。如,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企业与苏丹合作开发石油资源,帮助苏丹建立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苏丹的财政收入由此大幅增加,对改善人民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在非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与当地民众关系,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施“本土化”经营,雇用大量当地员工,积极提升所在国自主发展能力,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如,中国在赞比亚的矿产企业,不仅投资建设冶炼厂,提高当地铜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承诺,“不减少一吨产量、不裁减一名员工、不减少一分投资”,成为该国7家外资矿山企业中唯一没有减产、裁员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发展和中国市场潜力扩大,非洲企业对华投资日渐活跃。其中,毛里求斯、南非、塞舌尔、尼日利亚、突尼斯等是非洲主要的对华投资国家。南非企业在华合资成立的啤酒企业,共经营着近70家啤酒厂。突尼斯与中国企业在华合资成立的化肥企业,已成为中国大型复合肥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09年底,非洲国家累计对华直接投资99.3亿美元,涉及石油化工、机械电子、交通通讯、轻工家电、服装纺织、生物制药、农业开发、娱乐餐饮、房地产等领域。非洲对华投资体现了优势互补,也带动了中国对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商品出口。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很多非洲国家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重视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援助、工程承包、投资合作、扩大融资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兴建住宅、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通讯、电力、给排水、医院等基础设施,对非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国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保质完成项目建设。
多年来,中国援助非洲国家建成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20世纪70年代,在自身经济还很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援建了1860多公里长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成为中国无私援助非洲的历史见证。中国援建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每年举行上百个国际会议及展览,推动了当地商贸及旅游业发展。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较大的项目还有索马里贝莱特温—布劳公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突尼斯麦热尔德—崩角水渠、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等。正在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等一批项目。
为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优惠性质贷款,并支持中国金融机构扩大对非洲商业贷款规模。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非融资力度。2007年至2009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50亿美元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2010年至2012年,中国计划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优惠性质贷款支持的在建大型项目,包括毛里求斯机场、赤道几内亚马拉博住宅、加纳布维水电站等。
中国工程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通过竞标在非洲承建工程项目,建设了大批质量好、造价低、非洲急需的基础设施。从住房、道路,到机场、炼油厂、电信网、水电站,项目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企业投标到组建国际企业联合体投标,中国企业在非洲展现了实力,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提升了国际化经营能力。中国企业建成的大型项目包括阿尔及利亚喜来登酒店、埃塞俄比亚全国电信网、苏丹麦洛维大坝等。正在建设的大型项目有安哥拉社会住房、利比亚沿海铁路、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等。
中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从事惠及当地民众的公益事业,赢得了所在国政府、公众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捐资修路、架桥、打水井、建医院、盖学校,还捐赠物资,为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如,中国企业在苏丹的公益事业已使200多万人受益,在尼日利亚捐建的中尼友好小学缓解了当地300个村庄的基础教育压力,在安哥拉、利比亚等国建设的职业培训中心已培训大批学员。
四、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发展是非洲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技术和人才的匮乏是制约非洲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发展能力建设,通过与非洲国家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向非洲派遣援外专家和青年志愿者等,努力帮助非洲国家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中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合作,为非洲培养大量人才。截至2009年底,中国提供援助在非洲建成107所学校,向29465人次非洲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目前,中国政府每年向非洲国家提供5000个左右奖学金名额。中国还加强与非洲国家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在非洲建立生物、计算机、分析化学、食品保鲜加工、园艺、土木工程等专业实验室。
开展管理和技术培训。中国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非洲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截至2010年6月,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农牧渔业、医疗卫生、科技、环保等20多个领域。另外,中国在非企业通过建立培训中心、在职培训、选派优秀员工赴华培训等方式,为所在国培训大批熟练技术人员。
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中国在许多非洲国家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编织、刺绣、皮革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如,中国为利比里亚战后难民、辍学学生、贫困农民举办了多期竹藤编技术培训班,推动当地竹藤产业发展。竹藤编培训班学员通过出售自制产品,月收入可达150美元,有效改善了生活条件。
派遣援外专家和青年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3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帮助非洲国家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派遣专家指导中国援建项目的生产运营,培训当地管理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掌握独立管理项目的能力。中国还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与毛里塔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加蓬、塞拉利昂、马里、尼日利亚等国分别签署了《南南合作三方协议》,累计向上述国家派出600多名中国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非洲派出青年志愿者312名,提供了汉语教学、医疗卫生、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五、帮助提升民生水准
完善公共设施、解决粮食问题、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外债负担等,是关系到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民生问题。中国十分关注非洲的民生发展,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公共福利设施,提高农业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并积极开展对非减债、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
积极援建公共福利设施。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建了一大批低造价住房、打井供水、污水处理、广播电视和通讯设施等公共福利项目,对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塞舌尔、莫桑比克、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的低造价住房项目,改善了当地民众居住条件;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赤道几内亚的打井项目、坦桑尼亚查林兹供水系统、尼日尔津德尔供水工程等,解决了当地居民生活用水问题;赤道几内亚国家电视中心,满足了当地电视信号传输、覆盖的需求。
开展多种形式农业合作。粮食安全关系到非洲的稳定发展和脱贫减困。农业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也是中非经贸合作的优先领域。中国始终将帮助非洲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中非农业合作的根本目的。中非农业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养殖业、农业实用技术交流和转让、农产品加工和储运等。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为非洲援建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农场等农业项目142个,启动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并向非洲国家提供大批农用物资、农业设备。中国政府还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农产品加工、农业开发项目。
改善非洲医疗卫生条件。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提供药品和医疗物资援助,是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主要措施。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4所医院,设立30个疟疾防治中心,向35个非洲国家提供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的抗疟药品。自1963年起,中国持续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共向46个非洲国家派出过1.8万人次援外医疗队员,累计治疗患者2亿多人次,并为非洲培训数万名医疗技术人员。中国医疗队不仅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还创造条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断肢再植、巨大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挽救众多生命垂危病人,并填补了受援国多项医学空白。目前,有1000多名中国医疗队队员在41个非洲国家提供医疗服务。
减轻非洲债务负担。中国政府一贯支持非洲国家的减债努力,帮助非洲国家减轻对华债务负担。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的312笔债务,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上述减债举措,体现了中国帮助非洲实现发展的愿望和决心,也推动了国际社会对非减债进程。
开展减灾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与非洲积极开展减灾、救灾领域的人员交流、技术合作以及经验共享。当非洲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乱影响时,中国坚持及时向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随着国力提升,中国对非洲的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阿尔及利亚发生6.8级地震,中国迅速向其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并派遣国际救援队,救灾援助总计536万美元。2004年,中国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援助行动更加快捷有效。近年来,中国向苏丹、马达加斯加、布隆迪、坦桑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家提供了食品、帐篷等紧急物资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增强抵御灾害以及灾后重建的能力。自2004年以来,中国向苏丹提供近1.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用于向达尔富尔地区提供人道主义物资和实施打井供水项目。
六、拓宽中非合作领域
近年来,中非合作领域日益拓展,金融、旅游、航空、环境保护等逐渐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中非还在多边框架中就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相互支持、加强合作。
拓展金融合作。中国政府支持中非金融机构加强交流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业务已遍及非洲大陆,提供国际结算、贸易和融资等服务,融资领域涉及制造、能源、通讯、电力、供水、交通、农业、物流等行业。中国金融机构已在赞比亚、南非和埃及等国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中国加入非洲开发银行、西非开发银行等,通过捐款、减债、设立双边技术合作基金等方式,支持非洲减贫与发展事业。非洲国家的金融机构也积极拓展对华业务。截至2009年底,埃及、摩洛哥、喀麦隆、南非和尼日利亚等5个非洲国家的6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
推进旅游合作。旅游是非洲国家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正成为中非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中国积极推进与非洲国家的旅游合作。2002年,埃及成为非洲第一个中国大陆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截至2009年底,非洲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大陆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2009年,中国大陆公民首站到访非洲3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5%;非洲来华旅游40.1万人次,同比增长6%。中国企业还在非洲开设旅行社、餐馆,参与酒店建设、管理等。
加强航空运输合作。中国鼓励双方航空企业建立更多合作关系,开通更多连接中国、非洲的直达航线,以便双方人员交往和货物运输。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赞比亚、南非等15国正式签署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与塞舌尔、利比亚、乌干达等6国草签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目前,埃及、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航空公司已开通直达北京、广州的航班。中国的航空公司开通了北京至尼日利亚拉各斯、安哥拉罗安达和苏丹喀土穆的直达航线。此外,中国航空主管部门通过国际民航组织等渠道,积极开展对非援助合作,承诺从2008年至2011年,每年向国际民航组织“非洲航空安全全面地区实施计划”捐款10万美元,用于帮助非洲提高民航安全水平。
开展环境保护合作。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召开中非环保合作会议,实施中非人力资源环境培训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非环境中心。中国政府倡议建立中非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在卫星气象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沙漠化防治、城市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就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支持非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正当权利,在长期减排目标等问题上最大限度照顾非方关切。中方还承诺,在资金问题上不与非洲争援助,并将结合非洲实际需要,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目前,中国已与部分非洲国家开展了沼气技术、水力发电、太阳能与风能发电等方面的合作。
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
200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论坛迄今召开了四届部长级会议和一届峰会,建立了部长级会议、高官会、企业家大会等多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中非合作论坛增强了中非政治互信,引领、带动了包括经贸合作在内的中非合作,不断丰富中非关系内涵,提升中非关系水平。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方围绕着中非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长期合作、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不断出台新的经贸举措,推动中非经贸关系深入发展。这些经贸举措契合非洲发展需要,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上的务实和创新精神。
在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减免非洲债务、鼓励企业对非投资和培训专业人才等措施。在200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增加对非援助、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等措施。
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了旨在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的8项举措,包括扩大援助规模、提供优惠性质贷款、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扩大免关税受惠商品范围、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设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疟疾防治中心等。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这8项举措已在2009年底前全面落实。
在2009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又宣布了8项新举措,涉及农业、环境保护、促进投资、减免债务、扩大市场准入、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进一步突出改善非洲民生、加强农业合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提高非洲自主发展能力等内容。这些举措,立足于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着眼于帮助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一系列经贸举措,惠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使非洲有关国家和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后,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务实高效的精神,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加强论坛框架内的经贸合作,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深入发展。
如何看待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问题
1、中国在经济领域方面为非洲规划了方向,并在能源、基础设施和电信方面分享其技术。很多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6%,比如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都是受益于中国的帮助。
最浅显的真理是非洲有那么多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中国人来之前,没有办法把它们运出去,中国人修建了公路,非洲立刻能卖了它们赚钱。
2、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是诚实的,它是以双边贸易为基础。中国需要获得原材料和新市场,而非洲各国需要资本投资。
双方都保持着他们的诺言,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西方援助经常和一些条件联系在一起,这让非洲人很难接受,中国人倾向于提供更务实的办法,这皆大欢喜。
扩展资料:
中国人尊重非洲,给予它尊严。中国人保持着对非洲的所有承诺,并总是在收回他们的回报前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为非洲修建道路、发电站和大坝,并建立大量的工厂、学校和医院。
这些基础设施都对非洲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的对非援助中支持非洲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和改善民生,才得到了非洲公众普遍的支持。
特别是中国对非援助中帮助受援国提升教育水平、支持教育资源均衡和公平发展、改善教学条件,这些措施不仅有效提升了当地的教育水平,也对正面评价中国的对外援助起了促进作用。
综上就是 www.ljinbo.com 小编收集的关于中国帮助非洲的句子有哪些的句子,如果中国帮助的非洲国家有哪些的语句能够帮助到句子迷的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