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张艺谋的句子有哪些

admin12023-02-01

今天给朋友们带来的是写张艺谋的句子有哪些的语句,其中也包含张艺谋说的四句经典话的句子,如果正好有您的喜欢的句子,看完后有感悟,可在评论论区留言!

句子目录预览: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后一句是什么

来历!!!!!!看好了!!!!!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考试不及格后的牢骚诗。

“黄金甲”是菊花的一种。

此诗大意是说,(这次考试又没过),NND,等到了9月初八,老子打进长安,看你们谁得意过我。

当时的政府明显低能,这样的反诗,居然没发现。换了现在,别说这白纸黑字的诗文了,就是短消息,也早被灭了一百遍了。

黄巢虽被称为“农民”起义家,但其实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

他还有一首咏菊的诗,也很不错。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等我有钱了...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赞美导演的语句有什么?急~~

你是未来的张艺谋,你是未来中国导演的佼佼者,同学,努力吧,你的前途无量!同学,加油吧,我们都看好你!

同学们,你们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未来,是繁荣文艺的尖兵!

张艺谋,一个勤奋的天才,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很多时候,天才往往是异于常人地勤奋,张艺谋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勤奋的天才。

他有多么天才呢?

他先是做摄影,1985年,在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中掌镜,创造了史诗级的镜头,拿到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摄影,此时,他从北影毕业才三年。

第二年,他成了一个演员,在《老井》中,扮演了质朴能干的农民孙旺泉。演技浑然天成,一举拿下金鸡、百花、以及东京国际电影节三个影帝奖杯,这是中国头一回有人拿到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

张艺谋演技之好,以至于李安导演《色戒》的时候,男主第一人选是张艺谋,被婉拒之后,才选择了梁朝伟。

在给梁朝伟做造型的时候,李安还是照着张艺谋的样子来,梁朝伟欣然接受。

当了影帝的第二年,张艺谋做起了导演,他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一举拿下柏林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拿到国际大奖,张艺谋雄赳赳气昂昂。

无论做电影行业的哪个角色,张艺谋都做到了极致,他的天才毋庸置疑。

与此同时,张艺谋也是极端勤奋的,即便如今已71岁高龄,他仍然坚持超强的工作节奏——每天凌晨5点睡,早上10点左右起,全天只吃一顿饭,接着看小说,看剧本,开讨论会,同时推进多个项目;晚上热闹散去,再拿五个小时来看电影、做功课。每天如此,全年无休。

也许,勤奋是刻在天才血液里的基因,这才成就了中国唯一的张艺谋,当然,还有他生命不同阶段遇到的三个女人。

1950年,张艺谋出生于陕西西安。

他的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国民党时期当过领导干部;母亲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很爱学习,毕业后在医院里上班。

论能力和素质,张艺谋的父母是非常优秀的,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生存能力也非常强,能屈能伸。西安解放前,张艺谋的父亲发现形势不对,果断离开国民党军队,到陕西省财政厅当起了会计。

后来,在特殊时期,张艺谋的父母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他们强忍着过来了,没有崩溃,没有怨天尤人,夹着尾巴做人,却时刻不忘,张罗好一家人的出路。

张艺谋的学习生涯很完整,而且还发展了自己的爱好——画画。

当时的学习条件并不好,张艺谋的父母还是竭尽所能培养他的画画才能,给他买很多书,很多图册,让他临摹、做笔记。

张艺谋认真分析每一张图画,也认真分析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每一个难忘的画面,多年后,他又迷上了摄影,用的是同样的方法,手抄了十几本摄影书籍,理论功底非常扎实,然后再用这些经典的理论指导实践,果然胜出一大截。

可是,一身才华的张艺谋发现,他想出人头地,有点难,主要是因为父母敏感的身份导致的。

小学时,学校调查表上要求填写“家庭出身”,同学们写的是贫农、中农,张艺谋不知道该填什么,父母也很尴尬。

可父母不愧是强人,他们告诉张艺谋,“你和同学们不一样,并不代表你比别人差,再说了,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一样呢?”

是的,张艺谋一家当然不比别人差,在当时人均30元每月的工资时,张艺谋的父母一个月加起来,能挣120元左右,有钱,可他们仍然夹起尾巴做人。

领导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很认可他,却在这个关键时候拒绝了,“小张,你的这个出身摆在那里,没办法的呀。”

那个时候,厂里开大会,讲完日常工作之后,要进行组织内部交流,厂长说,“党员、团员留下,其他人都走吧。”

全厂600多号工人,只有张艺谋一个人灰溜溜地走了,不算光彩,但也是万众瞩目。

无论何种情况,张艺谋从没有丧失过信心,他在不停地寻找出路,管理岗位上没了奔头,那么他就转向自己更喜欢的文艺岗位,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他对女人无比精准的眼力,展现出来了。

张艺谋读中学时,班上来了个插班生——肖华,她的父母从北京调到西安工作,她也跟着来了西安。

肖华的父母全都是知识分子,肖华根正苗红,众人艳羡,很有排面。

第一眼见到肖华,张艺谋就觉得,这是他平淡生活中的曙光,于是,他主动接触肖华,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后来,张艺谋下乡插队,他邀请肖华跟他一起去,毕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革命友情,肖华答应了。

插队的岁月里,有人追求肖华,张艺谋一拳上去,跟对方扭打起来,后来,还写血书给肖华,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肖华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肖华什么都听张艺谋的,以至于她父母为她张罗好的出路——去上海交通大学读书,也因为张艺谋的一句话,“你去读了大学,认识了别人,就会变了,再也看不上我这样的乡巴佬了”,肖华果断放弃了。

可是,两年后,恢复高考制度,北京电影学院来西安招生,全厂只有一个考试名额,张艺谋想尽办法弄到手了。可是,他当时28岁,年龄超过招生规定的22岁,北影拒绝让他参加考试。

出发去北京前,张艺谋和肖华结婚了,毕竟这是改变他命运的女人,可是,肖华没想到的是,当年担心她读了大学会变的张艺谋,在读大学十年后,变了……

1978年9月18日,北京电影学院78级正式开学,后来,这一天被《电影手册》评为20世纪电影史上100个最激动人心时刻之一。

张艺谋更是心情激动,他用无比端正的比划,填写着自己的入学登记表,在婚否这一栏,不知是为了低调、不引起议论,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张艺谋默默地空了一格,什么都没填。

入学后,张艺谋非常刻苦,上课期间,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放学后,他是图书馆里借书最多的学生之一,放假了,其他同学出去玩耍、放松,张艺谋揣着学校发的相机,去街上拍照片,而且拍得很好,很有感染力。

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张艺谋表现得憨厚、诚恳、谨慎,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肖华在离婚多年后爆出,张艺谋读大二的时候,写回家里的信,指出肖华不会穿衣打扮,应该要多学习,提升审美。

肖华的内心隐隐不安,可她太爱张艺谋了,也为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她只能期盼张艺谋会一直爱她。于是,她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照顾张艺谋的父母,成了人人称颂的好媳妇,可张艺谋还是会发现,她不是很会打扮。

大二下学期结束后,张艺谋的进修时间到了,按照道理,应该返回原工作单位,可张艺谋希望继续留在学校进修,于是,他像多年前想要入团一样,积极地奔走活动起来。

学校老师很认可他的摄影水平,于是,为他专门开了一次讨论会,最终,由张艺谋写一封申请书,由学校报给文化部部长,再次请示领导意见。

张艺谋的申请书写得非常漂亮、工整,为了构图完美,在一些应该使用逗号的地方,他选择用一个小点代替,错落有致,艺术家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申请书里,张艺谋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学校和老师,表示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希望能继续留在学校里学习,全篇真挚、诚恳、谦和,就如他表现出来的性格一样。

可实际情况是,张艺谋多年后自己回忆,当年如果学校给他发一个大专毕业证书,他愿意离开学校。

真不愧是老谋子啊,心里谋着自己的打算,嘴里却一定是谨慎、谦和的。

这样的老谋子不仅继续留在了北影,还获得学校特批,补办了大学入学手续,从一个进修生,变成了堂堂正正的大学生。

1982年毕业后,被学院院长以最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推荐去了广西电影制片厂,表现很好,在《一个和八个》中担任摄影,获得当年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后来被认为是”第五代“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走红之后,张艺谋调到了西安电影制片厂,这是当时中国最牛的电影制片厂之一,陈凯歌的父亲就在这个厂里。

张艺谋更加如鱼得水,就如前文中提到的,当了影帝,还筹备拍摄处女作《红高粱》,这时,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女人巩俐。

当时,巩俐是中央戏曲学院表演系的学生,她觉得自己长得特别像日本影星山口百惠,所以很想当演员,可是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上,最终是靠一位老乡、表演界大拿的精心调校,才成功入学的。

巩俐在中戏,是五朵金花之一,表现非常优秀,不过还有艳压她一筹的,那就是超级美人史可。

史可丰乳肥臀,五官大气明艳,气质性感逼人,是全校公认的校花,在她的面前,巩俐像个柴火妞。

张艺谋筹备《红高粱》时,按照原著莫言小说,女主角丰乳肥臀,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史可是最佳人选。

可最后时刻,张艺谋看到了巩俐的试戏片段,他果断选择了巩俐。

最终,《红高粱》一举拿下金熊奖,巩俐这张非常传统、非常标志的东方风韵的脸,迷得西方世界赞叹不已,一炮而红。

接下来,他们合作了整整十年,《活着》、《秋菊打官司》、《菊豆》等,一部张艺谋、巩俐的合作史,就是中国电影最好的年代史。

这是张艺谋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他的选择异常精准,也异常务实。

不同于陈凯歌早期很诗意、很宏达,却没有故事情节的电影创作,张艺谋更务实,他明白电影的第一要义是好看,最快捷、有保障的方式就是小说改编。

张艺谋一挑就挑中了当时初出茅庐的莫言,买下了他的小说《红高粱》的改编权,果然,中华民族抗日的浓烈情怀,再加上隐秘的、叛逆的东方男女情愫,极具传统意味的东方红,强烈震撼了西方观众。

女演员选择方面,张艺谋也异常务实。

史可诚然美丽非凡,可是她的长相偏西化,中国人觉得她美得罕见,可是,张艺谋要把片子送到国外评奖,就要用一张外国人从没见过的、东方的脸,于是,他选择了巩俐。

张艺谋的选择是深思熟虑,很现实的,可巩俐却带着少女情怀看待张艺谋。

她用尽自己所有的才华,在她淳朴清秀的外表下,是汹涌澎湃的激情和性感,再加上细致入微、传神动人的表演,总能将张艺谋脑海中的各种女性形象,完美地展现出来,表演为导演加分,这对一个导演来说,是多么幸运。

可是,他们激烈碰撞的不仅有才华,还有身体。

1988年的一天,肖华在张艺谋的衬衣里,发现了巩俐写给他的火辣情书,肖华气得发颤,可她太爱张艺谋了,她把信放回去,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

可张艺谋不愿意维持现状,他发现信被动过,于是索性坦白,提出离婚,肖华不同意,两人继续僵持。

当时,张艺谋的父亲跪下来阻止两人离婚,母亲也哭着说,“我只认肖华这个儿媳妇”,张艺谋被迫暂时放弃离婚的打算。

后来,肖华绷不住了,因为她听到张艺谋与别人打电话,说道,“我和肖华的婚姻,只是插队时的一个错误。”

肖华心如死灰,等张艺谋挂了电话,她提出了离婚,张艺谋有些意外,可短暂地思索后,他只说了一句,“我会尽最大努力补偿你的”,全无挽留的意思,最终,两人离婚了。

巩俐以为,张艺谋是为她离婚的,可巩俐也错了。

张艺谋离婚后,与巩俐公开了,成为当时影视圈最大的新闻,巩俐甜蜜地表示,她做好随时结婚生子的准备,张艺谋也笑得很开心,可他的心里其实另有打算。

张艺谋和肖华生了一个女儿,判给肖华,可她与张艺谋的感情很好,一打电话就能聊上个把钟头,巩俐很吃醋,总是发脾气,张艺谋对此很不满意,他认定,巩俐是完美的荧幕女神,却不是他完美的妻子,于是,他一直拖着……

1995年,两人相恋8年,巩俐催婚催了无数次,没有办法,只能由家人出面。

巩俐二哥问张艺谋,什么时候娶巩俐,张艺谋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一张纸吗,你那么在乎干嘛?

巩俐心灰意冷,拍完当时两人正在合作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她对外宣布与张艺谋分手。

巩俐离开后,张艺谋的电影突然很难拉到投资,很多人劝他,”反正你和巩俐真心相爱,又是事业上的完美搭档,你们就结婚嘛,有美娇妻,有票房,有投资,多好。“

可是,张艺谋认定,巩俐不是他婚姻中的最佳选择,就绝不回头。

此后,张艺谋开始 探索 商业大片之路……

1996年,张艺谋拍摄《有话好好说》,是一部都市轻喜剧,女演员是瞿颖。

没有了巩俐,这部作品不被看好,电影投资中途撤走了,张艺谋一筹莫展,这时,他遇到了张伟平。

张伟平大手一挥,投了2600万,最终,电影仅收回800万,张伟平巨亏。

可他不在乎,“没事,从头再来。”

至此,张艺谋成为中国第一个与资本交往深厚的知名导演。

《有话好好说》失利后,张艺谋又回归到他最擅长的农村题材,拍出了《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再次掀起观影热潮。

时间来到1999年,张艺谋、张伟平策划世纪献礼,推出贺岁电影《幸福时光》。

为了炒作电影,他们搞了个全国海选女演员,4万名少女前来应征,其中就有张艺谋后来的妻子陈婷。

陈婷是舞蹈学院的学生,肤白貌美大长腿,可是离女主的形象还是差很远,没有选上。

可她对张艺谋的无限仰慕和清纯靓丽,还是打动了张艺谋,两人开始私下联系,当时,陈婷19岁,张艺谋49岁。

张艺谋对陈婷说,他想生孩子。

于是,还在读大学的陈婷,毫不犹豫地怀孕生子,并且连生三个孩子,没有扯证。

这对女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可是,陈婷不哭也不闹,坚定不移地操持着张艺谋的家。

是的,张艺谋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连巩俐想给他生孩子,他没有同意,如今,他和自己生了三个孩子,又何必执着于那一张纸呢?

陈婷默默陪伴的那些年,张艺谋在商业电影上,再次开启了一个时代。

电影《英雄》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国内票房2.5亿,占了当年全年总票房的四分之一,实在厉害。

更重要的是,张艺谋开启了商业大片的营销 探索 ——拍摄电影制作过程的纪录片、找媒体给电影预热、到各大城市给电影做宣传。这些在今天已经成为标配的推广套路,在当年全都是张艺谋带动的开天辟地的 探索 。

此后,《满城尽带黄金甲》,巩俐回归张艺谋电影,搭档周润发,还有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周杰伦,票房再次炸裂,张艺谋的艺术口碑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可此时的张艺谋,已经是执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导演,堪称“国师”,他岂能创作如此水准的电影?

于是,他和张伟平分手了,理由是资本过度干涉艺术,张艺谋要舍身保全艺术。

张伟平在媒体上痛骂张艺谋,张艺谋却仍是谨慎、谦虚、不作任何辩解的,获得了大众的同情与支持。

多年后,张艺谋拍出了史诗级的烂片《长城》,被骂得体无完肤。

张艺谋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本来不想接,可这是中国导演的电影,第一次能在全球150多个国家上映,是推广传统文化的一个好机会啊。”

于是,张艺谋大胆地尝试,只是尝试失败了。

不管这是张艺谋情商高、会说话,还是他真的一直在挑战自己,可以见到的是,张艺谋一直在不断开创新的领域。

今年五一,他第一次拍摄了谍战电影《悬疑之上》,票房领跑五一档,而与他同期的导演,有的已然隐退,有的沉迷资本 游戏 ,有的花边新闻远超作品影响力,而张艺谋在艺术上还有野心,还有追求。

追求艺术的路上,他的第三个女人陈婷,没有走巩俐的路,因为她放弃了事业追求;也没有走肖华的路,因为她坚持进修,读书,穿衣打扮,既不以苦情换深情,也不以才华换认可。

三个女人,是张艺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实际的选择,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一个实际的人。

我们作为观众,看完他的故事,也许应该感叹一句,做人当如张艺谋,铆定自己,提升自己,勤奋刻苦,谦虚谨慎,才是王道!而那些站在背后的人,感恩一路相随,可缘分尽了就是尽了,毕竟能终身陪着我们的,只有自己!

冯小刚:就这样和张艺谋拉开了差距,一个是靠自己,一个是靠贵人

2022刚开年,张艺谋就交出两份完美答卷。

冬奥会开幕式精彩绝伦,中国式的高级审美和满分创意,获得好评如潮。

同时,由他执导的春节档电影《狙击手》 也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

对比之下,贺岁片领军人物冯小刚,依旧有新作问世。

这已是他缺席春节档的第N个年头,去年转战网剧推出《北辙南辕》,也以失败告终。

张艺谋和冯小刚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璀璨的第五代导演,只是如今二人已然拉开距离。

前者靠自己一路逆袭,后者靠贵人步步上位,有这样的结局,似乎并不意外。

冯小刚:一路靠贵人,还是没能实现梦想

01

马末都在某次采访中犀利评价冯小刚。

“他最大的聪明就是懂得利用比自己更聪明的人。”

1958年,冯小刚出生在北京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父母早年离异,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靠印刷厂的微薄工资养活全家。

没有余钱买好吃的,酱油泡饭成为冯小刚童年中的记忆美味。

生长在单亲家庭,小时候因营养不良个子矮小,他是大院子弟们欺负的对象。

他总是被孩子们撵着跑,边哭边发誓:长大要混出个人样!

1978年,高中毕业的冯小刚入伍当兵,因在文字方面有些才华,被分到文艺部。

1984年,在部队历练几年的他被调到西直门粮食仓库宣传科,依旧做些文艺工作。

年轻时冯小刚嘴巴甜,能说会道,和科里的同事领导打成一片。

日子虽然过得悠闲,工资却很微薄。

每到夜深人静,冯小刚总在琢磨心中遥远的梦想。

苦难的人生起点,让他在人生每个阶段为以后做足铺垫。

凭借能来事儿的性格,后来的冯小刚被调动到城建公司总工会,前途肉眼可见光明起来。

此时,他结识了人生中第一位贵人—郑晓龙。

郑晓龙比冯小刚大6岁,俩人认识时,他担任北京艺术中心主任的位置。

冯小刚对他极为崇拜,追着夸奖,用尽赞美之词。

这番用心没有白费,他最终被对方收为师弟,俩人打成一片。

很快,冯小刚就被郑晓龙推荐郑立会导演的《生死树》中,担任美术助理。

他的电影生涯,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02

接触电影之后,冯小刚凭借文艺天赋和口才,一路做到美术指导位置。

在这期间,他找机会认识了不少文艺界的有名人士,比如王朔、马末都、叶京、海岩等人。

这帮人,也就是网络上盛传的“京圈大佬”。

冯小刚深知想要出人头地,抱紧大腿很重要。

那时王朔凭借几部成名作风头正劲,冯小刚只是个小小的美术指导,压根没途径认识他。

想要搭上关系,只能靠师兄郑晓龙,他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

有一次俩人聊天,他在“无意中”透露自己是王朔的迷弟,并直言想见偶像一面。

冯小刚言辞恳切,眼神真诚,很快打动郑晓龙,竟真的为他牵线搭桥。

1986年,他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王朔。

第一次见面,冯小刚就使出优秀的彩虹屁功底,把王朔拍得很舒服。

就这样,他很快被对方收为小弟,成功打入京圈大佬内部。

尽管长得尖嘴猴腮,又没有家世背景,但冯小刚胜在有点小才华,还特别能拍马屁。

他会根据每个大佬的特点,专门研究作品,针对性分析,必要的时候倒背如流。

聚会时,他就化身粉丝伏低做小,把自己掌握的材料洋洋洒洒说个遍。

端茶送水,迎客送人,打杂小弟们干的活儿,他也丝毫不含糊全揽下。

有了这些人脉资源,冯小刚的眼界得以拓宽不少,业务能力也大大提升。

他总是逮着机会虚心请教王朔,拿着自己的本子不耻下问。

客观地说,冯小刚虽然爱拍马屁,但他的才华和学习能力也是一流的。

有了王朔的点拨,他在编剧方面的能力也飞快提升,很快就得到郑晓龙的肯定。

1991年, 他成为郑晓龙导演剧情片《遭遇激情》的编剧。

这是他第一次当编剧,最后顺利获得第11届金鸡奖最佳编剧。

这份荣誉让冯小刚坚定了当编剧的想法,也让他与大佬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同年底,在王朔的极力推荐下,他成为《编辑部的故事》编剧团队一员。

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冯小刚的才华彻底被认可。

由于题材问题,这部剧迟迟没有过审,搁置了大半年终于要开拍了。

项目可以重新启动,可剧本底稿丢失了,王朔一气之下不愿意干了。

此刻冯小刚站了出来,拍着胸脯保证:“我能重新写出来!”

于是他奋笔疾书,没日没夜写剧本,硬是把故事的梗概还原。

郑晓龙等人看过后啧啧称奇:“你还有这样的本事!一点都看不出来不是王朔写的。”

这部情景剧播出后大受欢迎,葛优等人也随之走红。

这之后,王朔格外看中冯小刚,还领着他创立了个电影公司。

王朔负责出钱,冯小刚负责拉业务,到处跑投资公司,认识不少电影厂老板。

有了点钱后,他出手格外阔绰,请老板们吃饭总是抢着买单。

应酬往来之间,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王中磊、王中军认识了。

靠着王朔这颗大树,他在这些人面前总能说上话,时间长了就成了好友。

这也为他后来在荧幕上大放异彩埋下伏笔。

03

王朔虽然满腹文采,奈何为人太清高,言辞也太犀利,作品中更是揭露人性的灰暗面居多。

有人推崇就有人反对,在作品大热之后,后来的王朔迎来事业低谷。

1997年, 社会 主流都在批判王朔,凡是涉及他作品的影视剧都被抵制。

无奈之下,他只能远走美国,临行之前他交代冯小刚:“你该拍电影还是拍电影,不要署我名字就行。”

王朔走后,冯小刚翻拍了他的小说《你不是俗人》

他果真没有在影片中署名王朔,电影在春节上映,卖出3600万票房。

这部电影就是贺岁档先锋--《甲方乙方》

后来,冯小刚还陆续翻拍了王朔的不少小说,比如《过着狼狈的生活》改编的《一声叹息》同样火爆无比。

只是,王朔终究是个文人,骨子里瞧不上这些充满铜臭味的电影。

他对冯小刚的电影理念很不认可,俩人最终渐行渐远。

这并不妨碍他继续结交新大哥,王朔不搭理自己,他就转投王中军。

2003年,冯小刚正式签约华谊兄弟,打算借助这个平台实现梦想。

尽管那时他已出人头地,但其实在冯小刚的心里,也有一个文艺情怀。

拍贺岁商业片是生活所迫,立意深远的救赎题材,才是他想要的。

他找到华谊兄弟,和对方做了个交易。

“我给你们拍一部商业片,公司就给我投资一部我想拍的电影”

后来,冯小刚顺应市场拍了《夜宴》 作为交换,华谊公司为他投资了《集结号》

这样的模式一直持续,华谊公司有了冯小刚这个金字招牌,赚得盆满钵满。

冯小刚也靠这个平台,开始尝试拍出自己的风格。

可惜离开商业领域,他拍的主旋律片子似乎总差了点意思。

2012年,华谊投资2亿帮助冯小刚拍摄《1942》 最终虽收获票房3亿,却依旧亏损。

作为补偿,他后来又推出《私人订制》 算是弥补心中的亏欠。

加盟华谊后,冯小刚走上了人生巅峰,金钱名利早已如过眼云烟。

但他抱大腿的习惯却依旧不改。

2017年《芳华》大获成功,他带着主演苗苗参加私人聚会。

这个聚会上圈内大佬众多,带着几分醉意,冯小刚开始起哄苗苗,让她当众跳舞。

视频流出后,宴会上的几个大老爷们都被质疑了一番。

这次事件后,冯小刚明显低调很多,不再像当年那般肆意回怼网友。

这几年,国产电影开始慢慢走向萧条期,几个大导演的作品都不尽如人意。

冯小刚也在《手机2》流产后,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进入电影行业三十年,一路结交各路权贵,他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文艺梦想。

张艺谋:28岁上大学,成就天才导演

01

世人评价张艺谋:“他是一个最勤奋的天才。”

回首他的艺术道路,这句话确实很贴切。

1950年,张艺谋出生在西安的一个小康家庭。

父亲曾是军人,退役后在农林局工作,母亲是一名外科医生。

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儿童时期的张艺谋拥有出类拔萃的成绩。

除了学习,他还很喜欢画画,对于这个爱好父母也支持,总是给他买各种临摹本。

1968年,由于家庭成分特殊,毕业后他没能继续学习,而是被下放到农村。

母亲总教他:“不要出头,夹起尾巴做人。”

那段时间,张艺谋内心有些自卑,遇事从不反抗,被欺负也不吭声。

插队那段时间的历练,为他今后拍黄土地电影提供不少素材。

1971年,张艺谋结束下乡生活,回城后被分配到咸阳市棉纺八厂,成为一名工人。

那时他已和第一任妻子结婚,拥有稳定的工作,人生方向似乎已经定下来。

张艺谋天生好学,这种一眼看得到头的日子,并不是他想要的。

工厂上班期间,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画画和摄影,靠天赋和自学创作出一张张优秀的作品。

1978年高考恢复,他第一时间报名,并利用下班时间恶补文化知识。

考学之路并不顺利,尽管张艺谋成绩优异,摄影作品也出类拔萃,但北影老师始终觉得年纪太大,没有收他。

为了能顺利上学,张艺谋往返北京三次,毫无背景的他硬是托人把自己的作品递交到文化部部长的手上。

这种死缠烂打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工作人员,在多方协调之下,北影终于向他发出橄榄枝。

从工厂工人到大学生,张艺谋终于美梦成真,那年他已经28岁。

真正接触到电影圈子,张艺谋的热情与天赋也被点燃了。

工作三年后,他得到在陈凯歌电影《黄土地》中掌镜的机会。

这部电影上映后,震撼人心的画面,史诗级的镜头,让他一举斩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

此后,这部片子又陆续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奖项,张艺谋初战即成名。

但他没有停下学习和 探索 的脚步,依旧孜孜不倦钻研电影相关知识。

1987年,吴天明导演筹拍《老井》 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演员。

好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导演心急不已。

清瘦的脸颊,淳朴的气质,这不就是他想要的演员吗?

吴天明激动的告诉张艺谋:“别找了,这个角色就由你来演了!”

导演给的任务,他欣然接受,为了能拍好,还特意深入乡村体验生活。

连续好几个月,张艺谋都与老乡们吃住在一起。

凭借这股认真勤奋的态度,他在片场呈现出令人信服的演技。

电影上映后,观众也被挖井人“孙旺泉”这角色感动了。

最幸运的是,第一次作为演员参演电影,张艺谋就荣获东京电影节最佳男主奖。

如果放到现在,当年风头无两的张艺谋,一定是大家口中的“天降紫微星”

最为难得的是,他没有被眼前的名利迷失,婉拒许多片约,依旧坚定站在幕后。

02

几次跨行成功,让张艺谋有了更多尝试的勇气。

获得影帝的第二年,张艺谋就干起了导演的活。

1987年,在吴天明和西安电影厂的支持下,他开始筹拍《红高粱》

这部电影根据莫言小说《丰乳肥臀》改编,为了能拍好,张艺谋下了不少功夫。

就连女主角敲定,他也要带着演员亲自见一见原作者才安心。

好不容易选出巩俐,他第一时间带着到莫言家,结果对方评价不理想。

“她太学生气了,根本没有乡野气息之美!”

尽管莫言不是很满意,但张艺谋依旧坚定自己的眼光,执意让巩俐出演。

为了能呈现出小说中那片如火如荼的高粱地,他特意找拍摄地的农民签了一份高粱种植合同。

1987年春天格外干旱,高粱种下去出苗后,没有雨水滋润,几乎不长。

张艺谋为此急的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都处在焦虑的状态。

他找到当地县委,几番说情,批下5万吨肥料,这才让高粱的长势追上来。

电影拍摄期间,张艺谋也一直和原作者保持密切联系。

闲暇之余,他会带着主创到莫言家吃饭,针对拍摄事无巨细交流。

这番心血没有白费,《红高粱》上映后,把国内外的大奖都领了个遍。

出道即巅峰,张艺谋的辉煌电影生涯,也从这部作品开启。

03

手捧大奖,张艺谋的时代真正到来。

《红高粱》之后,巩俐成为他的御用女主,俩人陆续合作了多部作品。

这些揭露人性和苦难的片子,让张艺谋的名字风靡国际。

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将他送上电影大师的位置。

这部影片画面唯美,故事情节紧凑,演员的演技更是炉火纯青。

台前幕后共同努力,这部影片最终斩获第48届国际节银狮奖、第36届意大利大卫奖、金鸡电影百花奖等等。

之后,张艺谋开启“造星时代”,挖掘出章子怡、董洁、周冬雨、倪妮等不同时代的“谋女郎”

对于内地演员而言,上张艺谋的电影,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那时,他是影迷心中最伟大的电影人,把黄土地电影中的色彩美学发挥到淋漓尽致。

获得成功后,张艺谋依旧在积极 探索 ,乡土电影已不能在满足他的创作欲。

1996年,急于改变的他拍了《有话好好说》 主演瞿颖、姜文、票房不尽如人意。

他没有灰心,一次的失败没有让他放弃 探索 商业片。

《英雄》《赤壁》《归来》 这些商业大片带有浓厚的资本色彩,虽缺少了文化底蕴,但视觉效果依旧震撼人心。

此时,大众对张艺谋的评价开始动摇,但对于他的审美,依旧赞不绝口。

直到后来《长城》《三枪拍案惊奇》等作品问世,他成了大众口诛笔伐的对象。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走下了神坛,期间还因为二婚和超生事件被极尽嘲讽。

那几年,张艺谋似乎重新回到小时候被下放的日子,低着头做人,从不回应“负面新闻”。

2015年,张艺谋为了翻身,筹集10亿资金拍摄《长城》,结果只卖了11亿票房。

在他低谷期的时候,冯小刚说了一句:“ 我拿1亿赚10亿,有人以10亿博1亿,真遭罪,搁谁不生气。”

这句话也深深刺痛了张艺谋,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翻身拍出好作品来。

此后他沉浸在创作世界里,积极寻找新的出口。

善良又努力的人总会被命运眷顾,熬过流言蜚语漫天的日子,张艺谋终于重见光明。

2019年,《悬崖之上》大获好评,2022年《狙击手》票房暴涨。

冬奥会的成功,让大家感叹:“我们都欠张艺谋一张电影票!”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张艺谋最终用卓越的实力,续写了辉煌璀璨的后半生

张艺谋和冯小刚,都是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各自有耀眼成绩。

但俩人无论天赋资质,还是做人格局,都相差甚远。

这也许就是,为何他们能在顶峰相见,却无法殊途同归的原因吧!

张艺谋的外貌描写

陈凯歌曾在文章中如此描写张艺谋:

“艺谋貌不惊人,中等身材,走起路来挺沉重,加上衣帽平常,在人群中显不出他来。要画他的肖像不能再容易了:一个弧线微微向下弯曲的鼻子,两条自鼻翼直奔嘴角沟线,加上一双深沉的眼睛。”

张艺谋生平简介

张艺谋,1950年4月2日出生于陕西西安,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

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

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

1984年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首次担任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

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

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摄影师走向演员,最后走向导演生涯。

1987年至1999年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令其在国内外屡获电影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

2002年后转型执导的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扩展资料:

张艺谋的名字是父亲给起的,最初是叫张诒谋,父亲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张艺谋的祖籍为陕西临潼,晚清时期家族已是临潼市田市镇大户。

社会活动

2017年,出任第三届CFDG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暨“青葱计划”的主席,领衔由国内影视行业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对入选该计划的青年导演进行指导,并评选出优秀作品。

写张艺谋的句子有哪些的句子就句子迷们分享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的美文美句,更多关于张艺谋说的四句经典话、写张艺谋的句子有哪些的语句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网友评论